一、变速跑
变速跑:就是在一定的距离内,采用不同速度,来达到目的。以400米跑道为例,要求学生在直道快速冲刺,弯道可进行慢跑或走进行调整。
变速跑的生理效果: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,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,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,提高有氧代谢能力,即提高了耐久能力。
二、间歇跑
间歇跑:就是分组练习。在固定的距离,快速冲刺完成任务,每组之间有固定的休息时间。以400米跑道为例,规定学生200米冲刺跑,然后休息2—3分钟,再进行下一组。
间歇跑的生理效果: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“过度酸化”为了消除机体 “过度酸化”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,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,发挥中和作用。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“过度酸化”和供氧不足的能力,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,即提高了速度耐力。
三、匀速跑
匀速跑:就是规定具体目标,学生采用保持一定的速度,同样的速度跑完全程。以400米跑道为例,可规定 400米、600米为目标,让学生通过匀速跑完成目标。
匀速跑(定时跑)生理效果: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,经常采用,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,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,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