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数跑者认为,想要提速就必须要增加跑步里程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无效跑步里程只会拖垮你的身体,让你跑得更慢,还容易受伤。
只有提升关键训练的质量,才会让你跑得更快!跑步大神李.格兰瑟姆全马从4:25提升到2:21,靠的就是摒弃自我设限,深入剖析跑步过程中每一个可以改进的细节,然后累加起来,回报就会呈指数级增长。
如果你已经跑步3-10年,却一直没有进步,说明你的跑步方式存在问题,你需要调整改进才能突破瓶颈。以下是10条提升建议,无需增加里程就能让你跑步速度提升10%!
1️⃣为一周2次的关键训练留足充足的精力
多跑不一定能缩短比赛用时,有可能让你身体越跑越疲劳,越跑越透支,甚至还会增加受伤风险。你只要把精力放在一周2次的关键训练上,间歇跑和LSD。每次间歇跑后的第二天要换成恢复跑(比轻松跑配速和心率更低),以让身体获得更多的超量恢复。
2️⃣更明智的利用时间
每次轻松跑之后做2-3组快速跨步跑或者山坡冲刺跑,跑前10分钟动态热身,等于一次训练即锻炼了你的力量,又提升了你的有氧能力和最大摄氧量。重视每次训练的质量,比堆积无效跑量更重要。
3️⃣优化一切关于跑步的细节
尽可能去写跑步日记,基普乔格就有这个习惯。每次训练后总结自己的不足,问题所在,逐步攻破和优化每个细节,所有这些细节累加起来,就会让你的成绩指数上升。
4️⃣升级优化你的关键训练
渐进式增强训练可以让你缓慢提升,又不至于训练过度,例如间歇训练每周增加1组。
或者保持组数,但休息时间减少15秒,都会让你的跑步能力飞速提升。
每天5分钟跳跃训练,也可以同时增加组数,减少组间休息时间。
5️⃣山坡重复跑
将山坡重复跑纳入长跑训练计划,以改善跑步经济性,优化跑姿和刺激最大摄氧量。选择坡度大于3度,越陡越好,进行10-12秒全力冲刺,然后组间休息2-3分钟,重复8-10次。
6️⃣更明智的热身
哪怕强如肯尼亚选手,都会认认真真做跑前热身。假如你每次训练前都认真热身,一周累积下来等于额外训练了1小时的力量和协调性。跑步前的热身不仅是一个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的过程,它还为实现更优的跑步表现和减少受伤风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良好的热身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心率和体温,促使血液更有效率地流向肌肉,为它们提供必需的氧气和营养。这不仅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活动范围,同时还能提高肌肉和肌腱的弹性,有效减少关节和身体的僵硬,增强人体的协调性、平衡性和灵活性,从而减少运动期间受伤的风险。
7️⃣能量补给和营养
比赛日的补给一定要在训练期间全部尝试过,身体能吸收才行。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,蛋白质可以分布在一天多次补充,如鸡肉 ,鸡蛋,牛排或酸奶,每天每KG体重补充1.6-2.2g。碳水可以选择香蕉或全谷物面包,但不要在跑前1小时才吃,最好要提前2-3小时,跑后也要及时补充。脂肪可以选择橄榄油,牛油果,坚果等。通常每天吃够1斤蔬菜,0.5斤水果,每天食物种类超过12种,一周食物超过36种,十字花科植物每天都要吃。每天均匀的喝足够的水,不要在跑前喝太多,缺水2%就会影响你的运动表现。3种有效补剂可以提升你的运动表现:咖啡因(赛前30-60分钟喝,不要超过400mg/每天),肌酸(3-5g每天)和β-丙氨酸(2-5g每天,分多次补充,每次少于2g)
8️⃣饮食和体重
体重对跑步成绩影响很大,体重每减轻一公斤,马拉松成绩可能提升三分钟。顶级马拉松运动员的体重通常较低,BMI指数大多在17-18之间。重要的不仅仅是瘦,而是体脂低。一般来说,马拉松跑者的理想BMI值在18.5~23.9之间。
9️⃣复合叠加效应
不要总是跑同样的距离,要多种训练模式搭配起来,效果才会更好。比如下面这个周计划:
周一:最大摄氧量跑和跳跃
周二:轻松跑或休息
周三:节奏跑和跳跃
周四:轻松跑和跳跃
周五:长距离跑和跳跃
周六:休息或者交叉训练
周日:速度和力量训练,再加跳跃
10、用最小投入撬动最大产出
不要一味蛮干,要学会用最小投入撬动最大产出。每一节训练课都要带着目标,主动思考和改进存在的问题,多记录和跟踪自己的跑步数据:步幅,步频,心率,垂直振幅,触地时间等,不断优化和专项提升。